【创始人分享】PPIO边缘云姚欣:第二次创业,未来十年全身心投入边缘计算服务
摘要:中国的边缘云服务不是大规模新建基础设施,而是应该『利旧』,在这些分布式、碎片化的小微机房的基础上来建设。
近期,PPIO姚欣与沸点资本涂鸿川就边缘云市场的新机遇和未来,展开深入的探讨。沸点资本是PPIO的Pre-A轮投资方。
Chuan:Bill,好久不见,很高兴这次你以创业者的身份接受采访。相信很多人都好奇2014年你将PPTV出售给苏宁之后,去了哪里做了什么?现在又怎么会决定投身于边缘计算这个市场并作为二次创业的赛道呢?
Bill:说实话,离开PPTV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我都在想接下来十年要做什么。后来我去了全球前沿技术的聚集地——硅谷,在斯坦福大学学习,了解前沿科技方面的新进展,也扩大了自己的朋友圈,在那里,我仿佛回到了在校园创立PPTV时的状态,也回归到了“用技术改变世界”的初心。之后,我选择加入蓝驰创投成为一名科技领域投资人,从做企业“变身”到做投资,我希望保持对新技术和新趋势敏感性的同时,也能凭借对商业价值的敏锐度去帮助创业者。
作为一名计算机科学专业背景的投资人,我的投资方向主要以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人等前沿科技领域为主。我发现,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以及物联网设备的发展,数据处理能力的下沉和计算架构从中心式走向分布式成为未来十年的必然趋势。
再加上2018年5G开始标准化,不同于传统4G,新一代标准不仅仅是为了给用户提供更大更快的带宽服务,5G更重要的目标是为了给未来实时互通的物联网提供基础设施,5G核心特性之一就是URLLC(Ultra-reliable and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s,高可靠和低延迟通信)。这些新技术趋势都说明了,边缘计算时代即将到来,而这一点和我当年在做PPTV,希望用分布式系统替代中心化系统的理念不谋而合,所以就回国组织团队开始二次创业。
Chuan:我们也一直专注前沿高科技领域的投资,在过去的几年间,我们可以感受到云计算逐渐成为推动科技进步的一项关键技术,美国可能边缘计算的技术研发和投入比较重,而中国也在迎头赶上,你在中美两国都有创业投资经历,那么你认为在边缘计算领域,中美两地的差异化和各自优势会是什么?
Bill:没错,我们从各国在边缘计算产、学、研方面的投入比较中,可以看出美国作为边缘计算概念最早的提出国,在边缘计算领域的投入最多,技术领先性也略胜一筹。我们熟悉的亚马逊、英特尔、微软、谷歌都非常早的就进入了边缘计算领域,亚马逊的AWS Greengrass、微软的Azure IoT Edge、谷歌的Google Mobile Edge Cloud等建立了一定的技术壁垒,同时也出现了Cloudflare、Fastly等新兴的边缘云计算公司。
(图:各国在边缘计算产、学、研方面的投入比较)
但是,从落地实施的角度讲,中美两国在网络拓扑架构、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应用场景成熟度等方面还是有明显差异化的。首先是互联网交换中心的差异,互联网交换中心IXP(Internet Exchange Point)对网络架构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实现不同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之间建立的互联互通中心。从全球互联网交换中心的情况可以看出,在北美有大约200多个互联网交换中心,彼此之前可以使用IXP来连接,从而打通和很多其他中小的ISP服务提供商的连接。但在中国你只能看到 8个互联网交换中心,由于运营商彼此之间不愿意开放连接,必须建更多的数据中心和微型数据中心,最终需要在每个城市、每个ISP都放置数据中心才可能,这与美国的网络架构完全不同。
(图:全球互联网交换中心情况)
其次,和美国地广人稀,大建超大规模IDC(Internet Data Center互联网数据中心)的特点不同,中国现在处于双碳控电的阶段,在很多一二线城市不允许建设大规模IDC,同时又有很多三四线城市的中小型IDC,以及传统的程控机通信机房因为太过于碎片化,没有被充分使用。
所以中国的边缘云服务不是大规模新建基础设施,而是应该『利旧』,在这些分布式、碎片化的小微机房的基础上来建设,这些资源由于是环境非标、网络异构的,所以也导致中国的边缘云技术路线和运维复杂度也远高于北美。
Chuan:你刚刚谈到的关于中国边缘云服务要『利旧』这一点很有意思,那么针对这类碎片化资源,PPIO边缘云在技术上是怎么解决这一痛点的呢?
Bill:我们团队能够解决这个痛点,一部分能力来自于之前在PPTV的技术积累,当时我们实现了将数亿台PC机进行链接,利用每个人闲置的带宽和硬盘资源来分布式存储和传输视频服务,从而大幅度降低了对于服务器资源的使用。而PPIO针对的资源是碎片化、非标异构的服务器资源,对于可靠性、安全性要求更高,因此技术路线也有所不同。
首先,我们需要做的是边缘异构资源的全局调度编排,将闲置资源用起来。我们认为云原生技术是实现这种分布式系统最佳的选择,但是传统的K8S架构一般都是跑在一个机房内的多台服务器上的,而我们需要将K8S分布在全国数千个机房的不同配置的服务器,所以在保持接口兼容性的情况下,我们对K8S做了定制化改造,增强了在网络和存储隔离方面的能力,保证了安全可靠,同时可以和客户指定的中心云厂商实现跨云无缝对接,以实现算力在云边两侧的弹性伸缩和协同。
其次,我们对全网的机房节点和服务器进行自动化监测,利用AIOps技术做到在服务器硬件故障发生前就可以提前预警,及时调拨任务到该节点的其他服务器,来替换掉潜在故障的服务器,从而实现节点资源的稳定和可靠。
由于节点的碎片化和下沉,相互之间的网络连接并没有传统数据中心的骨干网或专线那么可靠,在流量高峰期的时候可能会出现拥塞和丢包情况,因此我们又研发了一套动态SDN的技术,这个技术和之前开发PPTV时采用的P2P流媒体技术有相似的地方,相当于在各个节点之间建立了一套可自定义服务质量的Overlay传输网络,通过这套网络保证了节点间网络传输的质量和稳定性。
目前,PPIO边缘云现有节点已经下沉到800多个市县,微数据中心和分布式算力资源已经覆盖到全国大部分省市,可提供全国范围内动态部署的分布式IaaS(基础设施服务)和PaaS(平台服务)服务能力。并且我们受到了互联网巨头、云厂商、创业独角兽等大客户的认可,为他们提供多样化解决方案,PPIO边缘云在业内的口碑还是非常不错的,我们的储备带宽达到25Tbps + ,也可以提供50ms以下的边缘云计算服务。
Chuan:从技术角度上看,PPIO有延续性的技术积累,也有开创性的技术创新,节点覆盖全国,发展和口碑都有很好的势头。那你觉得边缘计算什么时候会爆发,最后会落地在哪些场景呢?
Bill:我认为边缘计算的应用大规模爆发,还需要3-5年。一方面,5G目前还处于标准成熟和早期建设阶段,特别是受到疫情影响,和低延时场景相关的R17标准被推迟到明年,加上从标准化到产业化落地的时间,这个过程还需要2-3年。另一方面,虽然今年元宇宙、云VR、车路协同等概念很火,但是从Garner技术成熟度曲线来看,也都处在早期阶段,至少还需要3-5年走向大规模落地。所以,我们还需要耐心等待边缘计算场景的爆发。
PPIO会采取“从旧瓶新酒到新瓶新酒”的理念来逐步拓展我们的应用领域,我们先从业内已成熟的音视频领域的边缘传输需求起步,初步建立覆盖全国主要城市的边缘云网络的基础设施,然后在此基础上,持续打磨边缘云原生技术,并逐步拓展到更多低时延、高带宽、重计算的垂直场景,比如云游戏、分布式渲染、边缘AI等。
Chuan:那么在这个节奏上,从公司的规划和发展来看,PPIO边缘云最终是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企业呢?
Bill:当初我怀揣着“用技术改变世界”的初心创立的PPIO,我们的使命就是『汇聚全球计算资源,并为全人类提供服务』,让每个人都享受到边缘计算带来的科技力量。所以我们会长期坚持:需求落地,价值创造的理念,用务实的态度实现科技的创新。PPIO边缘云也很荣幸能够连续三轮得到沸点的投资。当然,我们也一定不负所望,不断抢占市场份额,致力于成为全球边缘计算领域的创领者!
Chuan:就像你刚刚提到的,美国虽然有很多家公司在做边缘技术,但中国的应用场景比美国还要复杂、先进、发达,比如说直播场景。从应用的改变来看,传统公司追不上应用层的变化,需要新的边缘云公司从需求和场景出发来解决问题。另外,接下来一两年,元宇宙,AIoT,云端智能等各类崭新的应用会迅速普及,届时对于PPIO等边缘计算服务的需求就是目前的数十倍的规模。PPTV当时在国内做得很好,你又是连续的创业者,团队有成功的创业经验和技术,相信PPIO一定能实现这个目标。